「揆度的益处——张正民个展」将于2023年10月21日15:30在苏州模度艺术空间开幕。
揆度的益处-张正民作品展
开幕时间:2023年10月21日15:30
开放时间:9:30-17:30
展期:2023年10月21日-12月10日
策展人:陈瑞
出品人:周洋
总策划:李园园
地点:苏州李公堤路李公堤四期16幢101
主办:圆融艺术中心
承办: 模度艺术空间
协办 :苏造铺
揆度的益处
——张正民作品展前言
文·陈瑞
张正民是中国当代实验水墨领域重要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其对于实验水墨创作的反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初露端倪,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蓬勃发展的当代艺术思潮和光怪陆离的创作形式,始终保持自己的思考并通过自身的艺术语言进行反思和回应,作品充满了时代印记和观念基因。本次名为“揆度的益处“的个展,在延续之前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运用特定的空间、观念、装置及影像等因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形与矩
“扇形”是本次展览的不断出现的符号,但这决对不是一个固有概念中的“扇面”展。以“扇面”作为媒介进行绘画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记载:“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千百年来不仅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呈现形式,也成为文人情怀重要的寄托载体。在此次展览中,张正民并没有以一位传统文化继承者的身份来完成精神上的自我肯定,而是以一位当代艺术家的视角与中国文人绘画的传统进行一场古今对话,试图打破形的边界和固定的程式与规矩,完成整体的解构和重新排列。毋庸置疑,展览中的每幅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我们可以看到张正民对于笔墨语言的匠心独运,对于文人意趣的个人表达,但重要的是,他并未陷入自身的泥沼,而是用另一种维度将每帧画面吸纳进入整体的结构中,在保持个体独特性的同时形成了非同寻常的互文关系。在作品的呈现中,只有扇形而无扇面,连续浏览同一形态后带来的视觉记忆,由此产生对固定思维的再审视,这种体验在传统的水墨展览是异常珍贵的,也为观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想象。
观与窥
纵观张正民的水墨创作,无论是具有实验性的当代水墨创作,还是颇具文人情怀的古意国画,有一条线索是贯穿始终的,即“某种观看的视角”。从《闪客》到《新农村调查报告——自然人》、《寻人启事》等系列,从个体的观看到众人的围观,从观看的主体再到观看的客体,在表达“观看之道”的同时,又隐藏着些许“窥视的欲望”。 “观”更多代表着公开地、正式地、正大光明地审视,哪怕是“围观”或者“私下地观看”,是一种主观性的行为;而“窥”代表着小心翼翼地、私密地甚至灰暗地察看,更多是一种秘不示人的心理状态。张正民将两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在反应社会景观的同时又直指人心,这也是其作品令人回味的巧妙之处。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同样感受到“某种观看的视角”隐匿在作品创作和策展理念之中。譬如“扇”这一形态,不仅仅一种实物或名词,已经成为衍生化的载体,每一方“扇”都是一扇窗户,都可以呈现不同的景象,这也是在江南园林中常常以扇为窗、以窗借景的原因。每一方“扇”都是被凝视的对象,扇作为日常人物品,是公开与私人、实用与精神的结合体,它的性质和大小决定了只能被近距离观看和把玩,极具窥探属性。纵观本次展览,每一个扇形都是一个可以被驻足观看并且细细品味的物象,都可以成为通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窗口,当这些物象之窗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了独特的主体与客体、观看与被观看的景观空间。
张正民
1962年生,江苏沛县人。1983年毕业于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课程班。曾任《画刊》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导,美术馆馆长。